服装产业与缝机行业携手升级共度难关

时间: 2024-07-25 16:51:06 |   作者: 完美电竞平台app

  服装行业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缝机行业作为服装行业的装备行业,跟服装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2010年,我们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缝机行业助力服装产业升级的脚步在加快,服装产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升级又极大地促进了缝机行业的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对我国421家规模以上缝制机械生产企业的统计显示,2010年全年行业共生产缝制机械1288万台,比上年同期增长26%;完成工业生产总值346亿元,比上年增长49%,工业销售产值339亿,比上年增长48%,增幅较上年分别上调48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全行业实现产销量为98%。

  据中国服装协会相关统计信息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我国服装生产大幅度反弹,产量同比增18.60%,增幅比2009年提高了11.66%。服装市场需求的回暖有效地刺激了服装企业增强生产力需求的上涨。在市场强有力的需求下,服装企业释放出了更加强烈的转型升级信号,并最终成为其购买缝制机械的动力,从而带动了缝制机械行业的回暖。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全国限额以上企业服装类商品零售额4000亿元,同比增长24.0%,增幅较2009年同期提高7.1%。经历了本轮经济危机的磨练之后,中国服装行业内销市场明显迅速增长,好于外贸出口。内需的变化趋势慢慢的变成了拉动整个服装产业格局转变的重要动力。与此同时,在缝制机械的销售市场上也呈现出了相同的特点。

  从缝机行业看,本轮市场回暖不是始于外贸而是内销。2009年9月,内销市场已明显趋好,外贸市场则到2010年1月才勉强“转正”。内销的热,首先源于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投资建厂,大批购入新设备。据中国服装协会公布的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际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2.96%,中西部投资增速分别达到58.13%和46.49%,西部地区成为投资主力;而原有服装设备更新换代,机电一体化产品迅速扩张,使得内销市场的份额迅速扩大,电脑自动平缝机(简称电脑平车)的销售最为典型;此外,仍在东南沿海坚守的服装企业要往高端发展,需要更高端的机器做支持,目前单凭进口还不足以满足这些需求。一些实力丰沛雄厚的国产设备生产商正积极试水高端设备,打开了新的销售经营渠道。正如在广州做了二十余年服装设备经销的东莞祥兴针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树球所言:“要在一个领域持久地发展,一定要占据高端市场。”

  日前,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表示,服装行业已经回暖,但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同样十分突出:招工难,造成全行业陷入总体开工率不足。据中国服装协会调查,2010年服装行业由于缺工,沿海地区整体开工率仅达到70%;很多大企业由于用工缺口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将开工率下调至80%,同时加大外协加工比重;开工率50%左右的中小企业比比皆是。作为东莞一家服装企业总经理的董华清,从2010年春天开始,就一直在为工人短缺的事情忧虑。

  他手上的订单虽然足够20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但是按照厂里现有的工人人数,却只够勉强运行15条生产线,此现状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绝非个例。

  “大企业有能力购置柔性加工线,小公司能够接小批量多品种的订单,苦的是中型企业。”梁树球有些无奈地说。那么,中型企业到底该怎么样应对?转移,主动缩小规模,或者扩大生产能力是一种很好的策略,但必然要“伤筋动骨”。更换效率更加高的机器,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确实也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办法。这也是怎么回事2010年电脑自动平缝机产量一路飙升,市场上一度断货的原因。

  为什么缝制机械会这么火爆?宁波伊士曼公司销售经理吴汉桥解释说:“若以每天工作10小时计算,一台伊士曼铺布机每天可以铺布大约6000米针织面料,相当于4-6个人的工作量,而且铺布的质量也很高。”但他同时也指出,“如何与企业的制作工艺流程更好的融合,以及确保一个有熟练操作经验的人来操控这样的机器也显得很重要。”

  告别人口红利时代,每个企业都必须从别的环节而非人力成本去寻找自己的发展优势了。缝机设备的自动化显然成为处于“用工饥渴”中服装行业的一掬清泉。

  低碳对于服装行业,不仅是需求,更是一种时尚,一种产业驱动力。缝制机械作为服装生产装备,一直向着小、精、专的方向发展,致力于客户角度的“小投入和大产出”,着力加强对高性能和低消耗产品的研发。

  生产装备的机电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对生产环境的“绿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缝机行业的机电一体化起步较晚,但方正、鲍麦克斯、标准、飞跃、中捷等一批企业经过几年努力探索,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电控系统技术,应用场景范围也从平缝机扩大到了十多类产品。根据有关数据测算,一台高速电脑平车的工作效率可以比普通高速平车提高10-15%。同时,电控技术的广泛采用可以使带电控装置缝纫机的成本得到一定效果控制,价格会大幅下降。

  然而,电机的高性能和低消耗就像鱼和熊掌,始终拷问着设备制造者的价值取向,而价值取向最终要定位于客户。在不降低效率的情况下,自然是节电越多越受客户的欢迎。现如今,一台配备节能电机的机器,可以比普通电机节能40%以上。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全国服装厂现阶段使用的普通机械离合电机约有几千万台,其中配套电控类节能电机的比例还不到5%。因而,节能、高效的缝机设备大有可为。

  2010年,标准股份第一家花样机专卖店在东莞开张。这是标准第一家销售特种机的经销店。公司副总朱寅表示:“市场上对大批量单一产品的需求慢慢的变少,对功能化、个性化、高品质、多样化的小批量产品的需求显著增加。这就要求制造企业充分关注客户的真实需求,细分市场细分客户。这应该也是那些始终致力于走产品差异化路线的企业,或者在经济危机后急于调整产品结构的企业新的发展趋势。”

  的确,经济危机让一些主要的服装目标出口市场——欧美各国从观念上改变了消费方式,不敢再“大进大出”。另外,花钱的那群人的小众化、个性化、多样化,也促使服装生产转向小批量、多品种。

  对于中国的服装企业,如何能“跑过人民币”,确实是个让人头痛的问题。但至少,小批量多品种的订单会让他们的风险小一些。

  根据客户的需要,在普通机器上加装一些小部件,比如说自动剪线装置,既能节约掉专门剪线年,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上也大受欢迎。福建361°(中国)有限公司新建的工厂里摆着几台舒普(宁波)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自动接橡筋机。这款改装机能自动送料、自动切断橡筋,并能一次拼接缝制成型。“这款机器虽然价格不菲,十多万元一台,但每台机器的工作量却顶三个人,操作起来十分方便,最高一个人可以操作五台机器,一年不到便能回收成本,且品质档次也提高了许多。”其服装生产基地筹建现场副总指挥张宇辉说。

  过去的十年,我国的工业缝纫机量、质齐升,在平、包、绷三大常规品种方面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形成了与国外产品同台竞技的格局,而在特种机方面,还很难与国际产品比肩。但是,不管是来自客户端“小批量多品种”订单所派生的“多功能设备”的需要,还是缝制机械行业自身结构调整的需要,特种机的竞争已在酝酿。随着服装生产小批量多品种成为常态,特种机也可能像常规机器一样供应市场。

  在被问及服装生产商向中西部转移后,对企业订单的影响,杭州海诚服装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屠叶根说:“目前,还没有大的影响。因为,如果是我现在的客户到中西部去,他暂时还找不到值得信任的供应商,我们十几年的服务让他们都觉得安心和放心。但是,新建厂的服装企业,周边也有很多的设备供应商,他和谁也没打过交道,我们的机会就少很多。”海诚已经着手在中西部一些城市建立自己的站点,毕竟这一批赶潮,谁也不甘居人后。

  中国缝机行业的经销模式有一些特点,最突出的是机器精度较高,要求经销商要有很强的服务能力;其次,由于经销产品的地域性很强,服务的及时性显得更重要。正如浙江步森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设备部部长陈旺安所说:“我们公司都是流水线作业,如果其中任何一台设备出问题,整个流水线都要受影响。”早一些时候,因为分销产品的品牌、档次不同,经销商定位于不同的客户群。到现在,常规机种非常成熟,市场日渐透明,客户不仅比品牌、比价格、比质量,还要比服务。甚至,服务更重要一些。

  由此,行业里滋生了一个特别的职业——机修工。机修是对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很高的技术性工作,要求工人对机种、机器构造很熟悉,可以依据现象较快地断定故障产生原因,并在短时间内动手排除。由中国缝制机械协会主办、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冠名的全国缝制机械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为机修工提供了展示实力和风采的舞台。在大赛中获奖的选手,可获得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大赛是对他们实力的检验,促进了服务的标准化,也赢得了客户的青睐。

  服务如此重要地被凸显出来,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反映出来的特点。设备的精密复杂内在地决定了服务的重要性,与客户的长期交往、战略性合作使企业更深刻地意识到,服务对于品牌营销的价值和作用。

  曾经有一段时间,只要被问及关于缝制设备的问题,服装厂的老板总会说:“设备的投资在我们公司所占的比例不是很高,而且是一次性投入。

  现在,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客户多样化和快速反应的要求、低碳环保的理念,多方考验着服装企业在升级过程中的“变化”能力。如果,缝制设备能节省人工,适用于新材料,改进生产的基本工艺,实现多品种小批量,并且节能环保,那么,是否有人愿意重新计算一下设备在整个生产变革过程中所占的成本比重?

  目前虽然无法测算,不过,我们有幸了解到以下情况: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对纺织制衣技术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令人折服。溢达制衣厂有一个由50人组成的设备技术部,专门研究成衣制造工艺与设备的关系,如何通过设备将生产效益最大化、如何通过设备将制造工艺发挥至极致是技术部着重关注的内容。在这个企业,装备显然是一块长板。为提升企业总实力,慢慢的变多的服装企业将会关注设备这一板块。

  服装与缝制设备是紧密相关的两个行业。但是,这两个行业之间的了解和交流还要进一步加强。由于国产缝制设备多年来对国外设备的跟随式发展,决定了它不是以客户的最新需求为导向进行研发,而服装行业对国产设备的认识也还停留在功能简单、稳定性差的层面上。

  其实,经济危机给两个行业都带来不小的冲击,也促使他们不断变革、转型、升级。就国内缝制设备行业而言,行业技术发展的积累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许多企业有实力也有能力进行基于客户的真实需求的前沿性技术开发,产品的稳定性也大幅度的提升,常规品种与国际大品牌的差距越来越小。而中国的缝制设备行业也已经能做服装行业生产线所要求的所有配套,有着完整配套体系、具备雄厚开发能力、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高素质队伍。

  2010年行业最大的突破是缝制设备企业与服装企业的“战略合作”。中国的缝制设备供应商不再仅仅满足于为服装业提供产品,还重视为其提供服务,并能积极为服装公司可以提供成套的缝制设备解决方案。而服装企业的发展也开始依靠更多更好、种类齐全的国产缝制设备。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标注明确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北英格兰的女英雄,Alexander McQueen 2019秋冬巴黎大秀

返回产品列表